(记者蔡嘉 蔡邵洋 摄影 顾海亮)在嵩山脚下的一个古村落,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里,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室山茶道、古法制香技艺传承人施芳正带着她的学生,在氤氲香气中忙碌。 这位身兼香文化学者、健康管理师、香道师考评委等多重身份的古法制香传统技艺传承人,正带领着学生们,在传播中国传统技艺的道路上书写着独特的篇章。
施芳对古法制香的热爱,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。作为登封市古法制香技艺的传承人,她深知这一技艺不仅是香料的艺术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。“每一道工序,每一味香料,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。”施芳常说。怀着对这份技艺的敬畏与传承的使命感,她决心将古法制香从传统的框架中带出,融入现代生活,让更多人领略其魅力。
在她的工坊里,既是学生又是创业伙伴的小丽和王景在施芳的指导下,严格遵循古法制香的流程。从精心挑选沉香、檀香等天然香料,到研磨、调和、制坯等十余道工序,每一步都一丝不苟。“古法制香讲究‘天人合一’,香料的配比、制作的时机,都要顺应自然。”施芳一边示范,一边向她们讲解。在这里,大家不仅学会了制香的技艺,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创业之路并非坦途。初期,市场对古法制香的认知度不高,产品推广面临挑战。但施芳没有气馁,她带领学生们深入研究市场需求,将古法制香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,开发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香品,如线香、香牌、香薰等。
随着口碑的积累,施芳的古法制香产品逐渐打开市场,不仅成为当地文旅市场的热门伴手礼,更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前来体验。“没想到传统的制香技艺能如此有趣,还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产品。”一位体验者感慨道。如今,施芳的工坊不仅是传承技艺的场所,更成为传播香文化的窗口,让更多人了解到嵩山脚下这份独特的非遗魅力。
“传承不是守旧,而是在坚守中创新。”施芳表示,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学生们,深入挖掘古法制香的文化内涵,开发更多符合现代需求的产品,让这份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。在嵩山的怀抱中,施芳和她的伙伴们以香为媒,用创业的热情与对传统的坚守,编织着属于古法制香的美好未来,让千年香韵在当代延续,芬芳四溢。